高频和低频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2022年 发布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第28卷 第3期 470次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文献简介

慢性疼痛常发生于中低收入国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1]。中国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为35.9%,且有研究显示21%~50%的慢性疼痛病人存在自杀倾向 [

2,3]。在过去的十几年,脊髓电刺激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 广泛应用于疼痛治疗且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优势。据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 的数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植入5万个脊髓刺激器 [4]。SCS通过将电极放在疼痛相应脊髓节段的椎管内硬膜外间隙并对该脊髓节段进行电刺激来缓解疼痛,其理论来源于由Melzack和Wall提出的门控理论,即通过电刺激激活大直径纤维(如A-β纤维)来抑制小直径纤维(如A-δ纤维、C纤维)传入伤害感受性信号[4,5]。传统的SCS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造成感觉异常、临床适应证有限、疼痛抑制欠佳或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效果减退等[6,7]。技术进步、作用靶点的改进以及新的波形的出现为SCS治疗慢性疼痛带来了新的生机[8]。由此SCS开发了很多新型模式,包括高频SCS、簇状SCS、高密度SCS等[9,10]。其中,国外针对高频模式和低频模式的优劣问题开展了众多高质量研究,然而研究结果不一。本研究通过收集国际公开发表的有关高频SCS和低频SCS治疗慢性疼痛的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为临床循证提供参考。


”绝对效应量“中可计算NNTnet值
PICO
原始效应量
绝对效应量
原始文献
相关指标释义
P
符合脊髓电刺激适应症的慢性疼痛患者
I
高频脊髓电刺激治疗
C
低频脊髓电刺激治疗
O
主要结局指标:有效率(疼痛缓解≥ 50%)、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数字评分法 (NRS) 评分;次要结局指标: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DI)、病人总体印象改善量表 (PGI-I)、临床总体印象改善量表 (CGI-I) 等;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