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17 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024年 发布于 中华男科学杂志第30卷 第10期 19次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河南郑州450000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文献简介

目的: 近年来,大量随机对照试验(RCT) 显示电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CP/CPPS) 有效。尽管如此,电针治疗CP/CPPS的临床证据尚未建立。因此,本研究系统评价了电针治疗CP/CPP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和Embase 数据库中包括电针或联合治疗CP/CPPS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8月。二分类资料用风险比(RR)表示,连续资料用均值差(MD)表示,均有95%置信区间(CI)。使用Revman (v.5.4)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每项研究的证据质量采用GRADE证据评估体系进行评估。 结果: 共纳入17项随机对照试验。实验组包括电针疗法、电针联合药物治疗、电针联合其他疗法(药物熏蒸)。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或中药治疗。meta 分析结果显示,电针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或单纯中药治疗[RR=1.25,95% CI (1.18 ~ 1.32) ,P <0.05],NIH-CPSI 评分显著降低[MD =-4.56,95% CI (-5.01 ~-4.11) ,P < 0.05],疼痛评分、排尿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增加。而且电针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结论: 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电针作为CP/CPPS患者的补充和替代疗法是有益的,并且在改善患者的NIH-CPSI症状评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由于本研究的局限性,还需要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结果。

研究方向:
中医药防治男科病研究
”绝对效应量“中可计算NNTnet值
PICO
原始效应量
绝对效应量
相关指标释义
P
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男性患者,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前列腺炎分类标准第III型。纳入标准要求患者年龄 >18岁,性别为男性,国籍和种族不限。
I
电针治疗(包括单独使用电针,或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
C
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西药(如氟喹诺酮、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植物制剂)或中药治疗(中成药制剂)。
O
临床有效率(依据NIH-CPSI评分改善情况),NIH-CPSI总分及分项(疼痛积分、排尿积分、生活质量积分),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