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Meta分析

2023年 发布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第29卷 第3期 148次
作者单位: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378
文献简介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 POP)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CBM以及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检索时间设定为自建库起至2022年3月1日,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收集符合中药治疗脾肾阳虚型POP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计算机软件RevMan 5.3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与常规非中药治疗相比,中药以健脾益肾为法治疗脾肾阳虚型POP能有效提高以骨密度变化为评估标准的西医总有效率[OR=3.22,95%CI(2.07~5.00),P<0.000 01],提高以中医证候评分进行评估的中医总有效率[OR=6.26,95%CI(3.12~12.58),P<0.000 01],提高患者的腰椎骨密度[SMD=0.49,95%CI(0.03~0.95),P=0.03<0.05],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SMD=-1.01,95%CI(-1.29~-0.73),P<0.000 01]及VAS[SMD=-1.58,95%CI(-2.42~-0.74),P=0.000 2<0.05],并且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药治疗脾肾阳虚型POP与常规的西医治疗相比,在提高中西医临床总有效率、腰椎骨密度以及降低中医证候评分、VAS上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性高。

”绝对效应量“中可计算NNTnet值
PICO
原始效应量
绝对效应量
原始文献
相关指标释义
P
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诊断符合脾肾阳虚证型的患者
I
以健脾补肾为主的治法治则,单用中药或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
C
以常规治疗 OP 的非中药为主,包括双膦酸盐、钙剂、维生素 D 等
O
主要结局指标: 骨密度结合临床症状评定的西医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评定的中医总有效率; 次要结局指标: 腰椎骨密度、中医证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