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1项系统性评价与Meta分析

2023年 发布于 中草药第54卷 第14期 784次
作者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研究所,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江苏康缘现代中药研究院
文献简介

目的 对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证据进行系统性评价与Meta分析。方法 在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与Ovid共7个平台检索自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5日的苓桂术甘汤相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各病种研究中报告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Egger检验评估发表偏倚,应用剪补法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纳入47项研究,各病种病例共3933例。病种主要包括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肾脏病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Meta分析显示,苓桂术甘汤具有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MD=3.63, 95%CI [1.72, 5.54], P=0.000 2)、脑利钠肽(MD=-104.35, 95%CI [-145.02,-63.67], P<0.000 1)、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MD=-140.60, 95%CI [-213.40,-67.79], P=0.000 2)水平;降低24 h内房性早搏数量(MD=-288.36,95%CI [-323.21,-253.52], P<0.000 1)与室性早搏数量(MD=-262.53, 95%CI [-301.23,-223.82], P<0.000 1);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受控衰减参数(SMD=-0.71, 95%CI [-1.01,-0.42], P<0.000 1)、肝脾CT比值(SMD=0.93, 95%CI [0.62, 1.24], P<0.000 1);控制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MD=-1.05, 95%CI [-1.96,-0.14], P=0.023 1)、餐后2 h血糖(MD=-1.39, 95%CI [-1.98,-0.81], P<0.000 1)、糖化血红蛋白(MD=-0.86, 95%CI [-1.35,-0.38], P=0.000 5)水平;改善冠心病三酰甘油(MD=-0.82,95%CI [-1.16,-0.47], P<0.000 1)、总胆固醇(MD=-1.79, 95%CI [-2.61,-0.97], P<0.000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75, 95%CI [-0.91,-0.59], P<0.000 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08, 95%CI [0.05, 0.11], P<0.000 1)水平;降低血尿素氮(MD=-6.32, 95%CI [-8.14,-4.50], P<0.000 1)、血清肌酐(MD=-45.21, 95%CI [-70.70,-19.32], P=0.000 5)水平以及提高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D=5.00, 95%CI [4.21, 5.79], P<0.000 1)的作用。结论 目前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证据涵盖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肾脏病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对各病种相关结局指标均有所改善,临床应用多样;但相关研究的质量普遍有提高空间,仍需更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

研究方向:
对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证据进行系统性评价与Meta分析。
”绝对效应量“中可计算NNTnet值
PICO
原始效应量
绝对效应量
原始文献
相关指标释义
P
主要参考现有指南、专家共识推荐以及《金匮要略》对苓桂术甘汤应用的描述,纳入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包含冠心病血脂管理)、肾脏病(主要包含肾功能不全以及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别进行Meta分析。
I
试验组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包括在苓桂术甘汤基础上进行化裁加减的情况,对剂量和疗程不作限制,可联合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
C
对照组为各病种常规治疗方案。
O
(1)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脑利钠肽,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2)心律失常:24 h内房性早搏数量、24 h内室性早搏数量;(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受控衰减参数,肝脾CT比值;(4)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5)血脂异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肾脏病:血尿素氮、血清肌酐(7)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8)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