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阳虚理论论治失眠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

2021年 发布于 西部中医药第34卷 第8期 236次
文献简介
目的:系统评价基于阳虚理论论治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Embase共5个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3月,纳入有关中药从阳虚论治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地对按纳入的文献进行严格筛选、提取数据和评价资料。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1项研究,共936名阳虚失眠患者。Meta分析显示中药从阳虚论治失眠的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OR=1.63,95%CI(1.08,2.46),P=0.0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ore,PSQI)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1.24,95%CI(-1.89,-0.59),P=0.000 2];在中医证候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MDW=-3.48,95%CI(-5.40,-1.57,P=0.000 4];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OR=0.06,95%CI(0.01,0.25),P=0.000 2]。 结论:中医从阳虚理论论治失眠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但鉴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少,质量相对低下,故未来需要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相关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绝对效应量“中可计算NNTnet值
PICO
原始效应量
绝对效应量
原始文献
相关指标释义
暂无PICO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