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椎管内镇痛在分娩镇痛中安全及有效性的meta分析

2021年 发布于 中国医药导报第18卷 第10期 177次
文献简介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椎管内镇痛在分娩镇痛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CBM和维普网,搜集针刺联合椎管内分娩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8月。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8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阴道分娩转剖宫产率[OR=0.45,95%CI(0.26,0.77),P=0.003]、产后出血量[MD=-45.14,95%CI(-85.32,-4.96),P=0.03]及椎管内用药量[MD=-4.35,95%CI(-5.97,-2.74),P <0.000 01]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宫口开全时视觉模拟评分[MD=-0.19,95%CI(-0.45,0.07),P=0.15]及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长[MD=-15.79,95%CI(-32.83,1.24),P=0.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相较于单纯的椎管内分娩镇痛,针刺联合椎管内镇痛能减少椎管内用药量、产后出血量,降低阴道分娩转剖宫产率。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绝对效应量“中可计算NNTnet值
PICO
原始效应量
绝对效应量
原始文献
相关指标释义
暂无PICO内容